2015年廣西環境成績單公布 防城港市空氣質量最好
廣西新聞網南寧6月3日訊(記者 黃勇椋 通訊員 昌苗苗)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,3日上午,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在南寧召開新聞發布會,正式發布了《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狀況公報》。
公報顯示,2015年廣西環境質量穩中向好,總體達良好水平。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8.5%;地表水水質達標率為93.1%,地下水水質良好;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8.1%;近岸海域一、二類海水水質比例為90.9%,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90.9%;城市區域噪聲、道路交通噪聲和功能區噪聲環境質量良好;環境電離輻射水平保持穩定,環境電磁水平總體良好;生態環境狀況穩定。
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,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取得積極進展,大氣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邁出新步伐,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年度任務順利完成,環境保護優化發展的綜合作用繼續顯現,環境法制建設、執法監管和環境風險管理更加有力,生態環境保護穩步推進,核與輻射安全可控。
在大氣環境方面,全區14個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(AQI優良率)范圍81.1%~94.2%,全區平均AQI優良率為88.5%。14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范圍3.03~4.77,全區平均值為4.06。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,空氣質量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防城港市、北海市和崇左市。全區PM10年平均濃度為61微克/立方米,比2014年下降11.6%。全區PM2.5年平均濃度為41微克/立方米。酸雨頻率減少,均值為16.9%,比2014年下降4.7個百分點。
在水環境方面,全區39條主要河流水質總體良好,大部分河流滿足水環境功能區目標要求,水質達標率為93.1%,與2014年持平。區內珠江水系、長江水系、獨流入海水系大部分河流年均水質能達到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(GB 3838—2002)Ⅲ類標準。39條主要河流中,下雷河(屬珠江水系)、九洲江(屬獨流入海水系)和南流江(屬獨流入海水系)3條河流的年均水質未達到Ⅲ類標準,其中下雷河和南流江為輕度污染,九洲江為中度污染。與2014年相比,2015年廣西有23條河流水質穩中趨好,平均綜合污染指數持平或略有下降。城市地下水環境優良(Ⅰ類水)、良好(Ⅱ類水)等級占比分別上升7.1、3.2個百分點,全區地下水水質趨好。全區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8.1%,比2014年下降0.3個百分點;除柳州市(90.6%)、梧州市(94.3%)、玉林市(96.2%)外,其余11個設區市水質達標率均為100%。2015年,廣西近岸海域海水質量總體為優,第一、二類水質比例為90.9%,比2014年上升9.0個百分點;海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為90.9%,比2014年上升6.8個百分點。
聲環境質量方面有所提高,輻射環境無明顯變化,均在正常水平。
在生態環境狀況方面,目前全區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為64.3,達到“良”,其中“優”等級的市1個,“良”等級的市12個,“一般”等級的市1個。與2014年相比,2015年廣西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的空間分布格局無明顯變化。
截至2015年底,廣西已知有野生脊椎動物1906種,昆蟲5876種,高等植物9494種,大型真菌種類891種。2015年,廣西完成植樹造林面積285527公頃。開展“美麗廣西·生態鄉村”村屯綠化專項行動,完成5000個自治區級綠化示范村屯和55800個面上村屯綠化任務。
經國家核定,2015年廣西化學需氧量、氨氮、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為71.7萬噸、7.67萬噸、42.12萬噸和37.34萬噸,比2014年分別下降4.41%、3.28%、9.73%、15.61%,完成了2015年度目標任務;與2010年比較,“十二五”期間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別下降11.9%、9.2%、26.39和17.22%,分別完成國家下達“十二五”目標任務的157%、105%、334%和195%。
水環境與大氣環境重金屬監控指標均達標,空氣質量重金屬指標有所改善。重金屬排放企業重點重金屬指標排放達標率97%,完成國家設定以2007年為基準年的減排任務和控制目標。關停或淘汰重金屬排放企業14家;完成21個國家規劃項目治理任務,通過環境保護部考核。
據介紹,城市生態環境得到改善。南寧市榮獲首批 “國家生態園林城市”,南寧市、桂林市、柳州市、梧州市、北海市、百色市、玉林市、欽州市等8個設區市和縣級北流市已獲“國家園林城市”稱號,凌云縣、鹿寨縣、樂業縣、平果縣等4個縣獲“國家園林縣城”稱號。14個設區市和26個縣(市)榮獲“廣西園林城市”稱號。賀州市、融水苗族自治縣、東蘭縣、金秀瑤族自治縣、凌云縣入選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;玉林市、富川瑤族自治縣入選第一批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;桂林市、馬山縣成為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。
據悉,《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狀況公報》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廳會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廳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、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等成員單位共同編制完成,是反映我區2015年環境狀況的公開年度報告。
相關新聞